西北大学地质学科创建于1939年,是全国建系较早、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地质学系之一。办学至今80余载,群英荟萃,名师云集。地学大家王恒升、谢家荣、中国古生物学科创始人杨钟健,中国五大构造学派之一的“波浪镶嵌学说”创始人张伯声院士等都曾在此执教,迄今已培养出10000余名地学英才,特别是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专业人才,为国家石油地质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中国石油战线的黄埔军校”。从地质学系毕业生中走出了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在艺、任纪舜、张国伟、翟明国、周卫健、舒德干、高山、张宏福,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智。
地质学系理、工并重,特色鲜明。现有地质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等5个二级学科)和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等8个陕西省重点学科。地质学学科是国家立项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9月以国家评审认定方式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现有中科院院士4人,教职工182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39人,教授(研究员)70人,获批国家级人才30余人次;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称号者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4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团队和“早期生命演化”团队双双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及其环境演化”、“能源盆地油气地质”和“ 陆内构造及其动力学”3个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古生物地层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和“晶体光学与岩石学教学团队”两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基础地质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早期生命与环境”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研究团队。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地质学系在构造地质、早期生命演化、前寒武纪地质、造山带与盆地、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含油气盆地地质、油层物理和油藏地质以及黄土研究等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0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有6篇博士学位论文先后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地质学系具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环境科学、地球生物学、能源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油气田地质与开发等12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学、能源地质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油气田地质与开发等12个硕士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主持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现有地质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地质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早期生命与环境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
地质学系在本科人才培养中体现综合化、国际化、学术化特色,注重培养复合型、实践型、研究型创新人才。近年来,地质学系不断强化基础理论教学,各本科专业毕业生中有60%以上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一部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国家高层次学术人才的后备力量。同时,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充分对接社会需求,并通过与国外高校“2+2”、“3+2”联合培养及长短期结合的国外交流访学、主持参与科研训练项目及联合实习等方式,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大多数毕业生成为了所在行业、部门、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或领导干部。
地质学系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雄厚的基础,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按国际标准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树立良好国际影响”是地质学系始终如一的建设方针和追求目标。近年来,地质学系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奥地利、香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利用国际资源引育世界一流队伍、培养世界一流学生、产出世界一流成果、建设世界一流平台、开展世界一流交流合作,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学科。(2022年2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