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石油学会公布了2016-2017年百篇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我系博士陈占军等完成的《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充注动力计算方法》论文获百篇优秀论文奖,该论文是中国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推荐获奖的10篇优秀论文之一。该论文也获得了《天然气工业》2016-2017年度优秀论文奖。
中国石油学会评选双年度百篇优秀(会议)论文活动是鼓励广大石油科技工作者以高水平学术论文参与学会学术交流、提高学会学术会议质量的重要举措,中国石油学会双年度百篇优秀(会议)论文的评选包括石油地质、石油物探、石油测井、石油工程、石油炼制、石油经济等各个专业。优秀论文评选严格按照评选程序,最终由中国石油学会专家组评审产生。
陈占军博士为任战利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生,论文是在导师与长庆油田合作项目苏里格气田成藏充注动力及其与储层孔隙结构匹配关系研究支持下完成的。任战利研究员2016年在第七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上报告了苏里格气田成藏充注动力及其与储层孔隙结构匹配关系项目研究成果,有关充注动力成果发表在《天然气工业》(EI源刊)(2016,36(5):38-44)。天然气充注是致密气成藏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深入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成藏机理对深入认识致密砂岩气藏分布规律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从成藏充注角度动力方面分析了苏里格气田气藏富集规律及气藏含气差异性成因,论文取得了以下新成果:
1)以苏里格气田气藏地质特征为依据,建立了气藏充注模式,认为充注动力主要来源为流体势差,其成因主要为烃源岩生烃增压产生的流体过剩压力。
2)依据该区上古生界气藏的成藏特点,通过逼近与限定的思路,运用泥岩压实方法计算得出主成藏期烃源岩产生的流体过剩压力介于13.0~22.0MPa,源储流体过剩压差介于3.5~9.5MPa。不同区带源储流体势差、充注动力均与生烃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3)通过苏里格气田典型井目的层段储层获得的充注动力与浮力的比较,认为生烃增压产生的地层流体过剩压力是主要的充注动力,浮力为次要充注动力。
4)充注动力对先致密型砂岩气藏的富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成藏期储层获得的充注动力越大,越容易成藏;在同等物性条件下,充注强度是造成含气饱和度差异性的重要成因。